当你还在为天水那群中毒的孩子揪心愤怒,想追问“谁该负责”时,网络却突然被一条八卦新闻占领:宗庆后的女儿陷入家产纷争,媒体争相报道,热搜霸榜,网友热烈围观。
熟悉这种操作的我们,几乎能脱口而出:这又是一次标准的“舆论引流洗板”行动。
一、精准时机:在“该问责的时候”,祭出“该八卦的死人”
天水铅中毒事件,是一起典型的官商勾结、监管缺失造成的公共灾难:
数百名儿童血铅超标
家长实名举报多年无果
工厂违法排污、地方监管缺位
这原本该是引发全国反思、追责乃至中央调查的恶性公共事件。
但刚露出苗头,就被“宗庆后家产大战”的瓜迅速盖过。
更讽刺的是:一个去世企业家的家庭纷争,压住了一群活着却被毒害的孩子的声音。
二、舆论转移术三部曲:中共熟练的舆论洗脑工具包
✅ 第一步:制造“可消费的情绪热点”
宗庆后的故事具备以下“流量钩子”:
富豪、女儿、家产、遗嘱:天然带八卦气息
已故人物:更容易消费,不会出来发声反驳
家族内斗戏码:能激发全民议论热情
比起天水事件需要冷静判断、事实追查、制度反思,宗庆后的八卦简单、解压、可吵架,恰好转移了注意力。
✅ 第二步:算法配合,搜索限流,评论控评
你搜索“天水铅中毒”,结果寥寥无几;
你评论“谁来负责”,评论要么被屏蔽,要么“审核中”;
你点开热榜,全是“宗馥莉是不是不孝顺”这类话题。
这是典型的“信息降温 + 舆论导流”双重手段。
✅ 第三步:制造“遗忘”,让灾难成为旧闻
每一次公共事件,从出现到被遗忘,官方只需要两步:
不回应,不澄清,不处理
上一个“更新热点”,你就自动忘了
而这次的“热点更新”,正是宗庆后。
三、在政权眼中,死人比活人更安全——也更好用
你以为他们是在悼念宗庆后吗?错了。
他们是在消费宗庆后的尸体,牺牲他的名誉、家庭私事,为另一个灾难遮挡视线。
宗庆后生前是民族企业家的象征,是实干者。可在死后,却沦为政权舆论机器里的一个“转移事件”的替代品。
他们为了稳住政权的面子,不惜:
把公众注意力引到无关痛痒的八卦上
利用宗庆后的名声当作挡箭牌
把天水中毒的孩子们变成沉默的数字,彻底“消音”
四、所有人都是“可牺牲的产品”
在这个体制下:
一个孩子不是“生命”,是“成本”
一个企业家不是“贡献者”,是“挡热点的工具”
一场毒害不是“必须反思的灾难”,是“必须压下的负面影响”
政权的运行逻辑不是“为人民”,而是“为维稳”;
不是“解决问题”,而是“解决提出问题的人”。
而我们所有人,无论多么无辜、多么努力、多么有名,都可能在他们需要的时候,被“祭出”或被“埋掉”。
五、面对这样的现实,我们唯一能做的,是“不忘记、不闭嘴、不跟风”
他们最怕的,不是你愤怒,而是你健忘。
他们最想的,不是让你清醒,而是让你去“吃瓜”、去“围观”、去“自我调侃”。
所以:
继续追问:天水铅中毒的孩子现在怎么样了?厂还在运作吗?谁该负责?
拒绝跟风:不要被八卦新闻左右你的情绪。
多一个人保持清醒,就少一个人被收割。
记录每一场被掩盖的真相,让遗忘变得困难。
宗庆后值得被尊重,但更该被尊重的,是那些正被沉默吞噬的受害者。
因为在这个政权眼中,你我和他们——本质上没什么区别。
只不过轮到谁,早晚而已。
赞(10)